今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指出了明年中国经济五大任务:削减工业过剩产能,去库存化,去杠杆化,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薄弱环节。
那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各地招商引资意味着什么?
1、供给侧改革给招商引资带来短期阵痛
供给侧改革突破口就是要去产能,对“僵尸”企业实行清退。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这段时间的下行和前两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变化在于企业盈利水平在下降。盈利水平下降以后,很多企业亏损面在扩大,在这些亏损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状况也在变差。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由于政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介入较深、干预较多,当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往上发展时,政府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在行业下行时,地方政府强调“稳增长”,如果这些企业大幅度减产,则相当于减少当地政府的GDP,所以地方政府对减产并不积极。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中国将研究和制定一套旨在解决产能过剩的政策,以解决产能过剩对增长带来的挑战。因此,这势必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避开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对“僵尸企业”果断清除。短期来看,招商引资会因供给侧改革受到阵痛,但这才是中国经济和地方振兴需要的方向。
2、中央力主降低企业负担,大大利好招商引资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指出,中国将推出一种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在实体经济中降低成本和改善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营成本偏高,中央政府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或许会推行一下举措:
首先是推出一系列宏观政策,中央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应对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实行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将会进一步调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利税,调整修改《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等,这都会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带来生机,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其次是鼓励企业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沿海地区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势必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政府将会采取措施鼓励一些处于逆势中的中小企业,重整资源,抢抓机遇,奋力兴起,转向低成本地区发展。产业转移将会为经济落后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巨大的承接产业转移机遇。
除了中央政策刺激以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一些适销对路的企业必将扩大规模,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招商空间,也为我们招商引资带来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