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市场准入受限。国家在逐步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限制,需要将现行各项政策规定进行梳理,给社会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一个清晰明确的“路线图”;文化系统的行业垄断和管办不分问题也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解决。
二是创意研发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创意研发、制作出品、生产复制、交易传播四个环节,研发创意和交易传播实现的价值最大,也是北京的优势所在。需要对创意研发给以政策支持,集成研究力量,创造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服务尚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对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涵盖版权(着作权)、专利、商标。但是当前对知识产权的理解、管理、保护和服务落后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一,很多文化创意企业反映专利和商标的注册工作时间过长,常常需要3年左右时间。等到知识产权得到确认,市场上也许早已有了仿冒产品,甚至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第二,很多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交易的数字内容产品,比如彩铃、网络歌曲、网络小说等,对它们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有新的方式。第三,我们目前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体系,很多创意作品无法科学估价,这对于作品吸引资本进入产业化阶段都是障碍。需要建立知识产权评价机制,构建交易平台,创新保护手段,加强对兼具先进文化、民族文化、市场效益等特征的本市着名文化品牌的推广。
四是资本短缺。资本是一个产业发展的要素。美国文化产业的发达就得益于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北京地区的资本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文化创意产业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并不强。文化创意企业普遍资本金规模小,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再加上知识产权难以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等,这些都制约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设立一定规模的政府专项资金,通过引导创业投资、提供贷款担保、资金补助等形式撬动社会资金。
五是需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只能在市场中实现。需要在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鼓励民族文化产品的出口,需要发展中介服务,培育辐射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体系。一个文化创意产品从内容创意到最后的传播交易,中间有很多复杂的环节。最经济、最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应该是在细化专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发达的中介服务和商业模式对产业链条中的若干环节进行串联。然而由于中介服务的欠缺,很多文化创意企业承担了产品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专注于专业经营。以一部动画片的生产为例,一个企业购买或自行完成了一部动画片的脚本之后,还要招聘动画制作人员做成动画片,再找能播出的电视台,电视台如果同意播出也只是给一个广告时段作为回报,那么这家企业还要再到处拉广告。发达国家文艺演出机构市场推广的力度是很大的,通常它的市场推广费用占到剧目整个费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却不重视市场推广,导致好的剧目叫好不叫座。
六是企业和集聚区发展存在“弱、小、散、乱”的问题。需要支持一批旗舰型企业,认定并支持一批集聚区,盘活存量内涵发展。
七是人才结构性短缺。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与国际发达城市比较,北京的问题首先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纽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则达15%,而北京不足5%。其次表现为人才的结构性短缺,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市文化创意企业普遍反映十分缺乏两类人才,一类是内容创意人才,据统计全国动漫专业本科毕业生尚不足1000人:一类是擅长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八是统筹协调和政策落实机制不完善。需要在统一部署下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统计监测体系,整合各部门、各区县政策、资源,设立专门促进机构。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